Mingde Zhizhi Shuren
2024年11月15 - 17日,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2024年学术会议在桂林盛大召开,此次会议如同教育界的一座灯塔,照亮了基础教育改革前行的道路。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教育学院院长崔立华、副院长丁淼、教研室主任苏美玲参加会议。
会议首日,8:30 - 8:50举行了会议开幕式,随后进入会议主报告环节,来自江苏省南京市启秀中学的高级教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李庾南先生率先发言,她在报告“淬炼课堂,灵动班级,实现‘双螺’旋发展”中指出,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通过对课堂教学模式的精心淬炼,打造富有活力和创造力的班级环境,能够让学生在一种如同双螺旋结构般不断上升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成长。这种模式注重知识的层层递进和学生能力的逐步提升。该教育教学模式掷地有声地践行推广了67年之久,是植根中华大地的优秀教育范式。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崔允漷的报告“新教学:用课程思维‘抓大统小’”引起了广泛关注。他解释道,在新教学理念下,教师需要站在课程的宏观角度去把握教学方向,明确教学目标和核心内容,即“抓大”;同时,又要关注教学过程中的细节,如学生的个体差异、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等,也就是“统小”。这种理念有助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更好地平衡教学的整体规划和局部实施,提高教学质量。
黎加厚教授指出,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教育智能体的出现为基础教育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教育智能体能够通过智能化的教学辅助功能,实现对学生学习情况的精准分析。例如,它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测试成绩等数据,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学习方案,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教育智能体能够模拟真实的教学场景,以生动有趣的互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不再枯燥。
当天下午开设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教材编研与使用、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生谈教论学等四个平行会场,云集了60余位专家同仁分享相关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思考。如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的安桂清教授探讨了跨学科主题学习中的师生协同模式及其教学论意义。她强调,跨学科主题学习打破了传统学科界限,教师和学生在这种新的学习模式下需要建立一种全新的协同关系。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单一传授者,而是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和参与者;学生则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探究者。这种协同模式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培养他们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申宣成分享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内涵与设计。他详细阐述了如何根据不同的教育目标和学生特点,科学地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方案。包括如何选择合适的主题、整合多学科知识、设计教学活动和评价方式等,为一线教师开展跨学科教学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方法。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德育编辑室主任、编审王世光聚焦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革命传统教育。他认为,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至关重要,这不仅有助于传承红色基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还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形象的图片和实地参观等多种形式,让革命传统教育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
11月17日,会议继续精彩纷呈地进行。上午的会议主报告环节中,广西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孙杰远就基础教育改革的逻辑和行动进行了深入剖析。他提出,基础教育改革需要遵循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从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多个方面进行系统的变革。在行动上,要充分考虑地区差异和学校实际情况,稳步推进改革,确保改革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清华附小副校长、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教书育人开模窦桂梅带来“主题教学:基于教材单元的任务设计与实施”报告。她以清华附小的教学实践为例,展示了如何围绕教材单元主题,设计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提升。这种主题教学模式能够充分挖掘教材内涵,融通跨学科知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实效性。
教育学院崔立华院长一行通过聆听报告、参与交流讨论,深入汲取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最新理念和实践经验。与会专家的发言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基础教育改革的天空,更是为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教育学院深耕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多元化的教育理念支持,为未来的师范教育实践中指明了方向。
版权所有 ?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教育学院 滇ICP备05007082号
Copyright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