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gde Zhizhi Shuren
党建引领 教育强国 挺膺担当
奋力谱写师范类专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教育学院学科专业发展大讨论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凝练专业特色,补齐短板,明确学科专业发展方向,突出优势,促进学科、专业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疏通难点和堵点。1月8日,教育学院在学校图书馆511会议室开展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教育学院学科专业发展大讨论活动。
此次大讨论活动邀请云南师范大学教授李天凤,昆明学院教务处处长、教授邓瑶,云南民族大学教授寸亚玲作为专家点评。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各专业带头人、负责人、教研室主任、教师代表及全体辅导员等参加会议,教学工作部部长陶方红主持会议。
教育学院院长崔立华做汇报
教育学院学科专业发展大讨论
教育学院院长崔立华教授汇报了学院近年来取得的成绩。她表示,在学校和专家的关心支持下,教育学院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师范类专业认证、专业综合评价、招生工作、学风建设等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学校、学院发展要求存在差距,因此,深入推进教育学院专业建设、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提升高质量成果产出,需要举全院之力,凝心聚力,卯足干劲,奋力推动教育学院工作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学院教学工作、学生工作汇报
教育学院学科专业发展大讨论
教育学院副院长萧敏、丁淼分别就各自主管的工作进行总结,剖析存在的问题,提出2025年工作思路。学生科长董光辉从“立师德·树师能”、“一站式”学生中心活动开展情况,紧紧围绕“八率”提升措施等工作进行了介绍。
专业负责人汇报专业建设情况
教育学院学科专业发展大讨论
体育教育、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英语专业负责人分别围绕专业发展概况、人才培养情况、师资队伍建设等做汇报,并提出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
与会专家对教育学院学科专业发展建设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专家们一致认为,教育学院在扩规模、抓规范、抓内涵、提质量方面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值得学习借鉴。
云南民族大学寸亚玲教授发言
教育学院学科专业发展大讨论
寸亚玲教授表示,有一流的专业才有一流的学科发展,一流的学科发展才有高水平大学的发展,专业建设至关重要。她建议在专业发展过程中要办出特色,规划好顶层设计,以师范专业认证为纲领,以专业综合评价为抓手,落到课程建设实处,以机制为保障,探索出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寸亚玲教授还特别指出了体育教育专业在目前师范类专业认证中必须做到的工作重点:一是必须做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定位要更加精准、表述更加清晰准确;二是要举全校之力,开展师范专业认证工作,并有明确的分工;三是对课程建设、教学成果、教材建设等关键点要制定刚性的指标;四是要持续深耕高水平竞赛,扩大专业发展的社会影响力;五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留住人才。
昆明学院邓瑶教授发言
教育学院学科专业发展大讨论
邓瑶教授指出,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已经从扩规模、抓规范转变到抓内涵、提质量发展,已经处于转型发展的重要阶段,在此过程中会困难重重,但更要迎难而上。首先,学校要落实专业内涵建设,要抓住师范专业认证的理念和要求这个“纲”;其次,在专业特色和差异化发展方面,要形成学科交叉、专业融合的趋势;第三,要对标一流专业建设要求构建专业建设的清晰思路;最后,对于专业结构调整,要积极的思索如何转型、如何错位发展,做好充分的调研和应对的准备。
云南师范大学李天凤教授发言
教育学院学科专业发展大讨论
李天凤教授表示,专业建设需要脚踏实地的去打造。对于专业建设她提出以下观点:一是教育强国背景下的专业建设挑战与机遇。教育学院师范专业认证的通过以及学院目前深厚的专业积累为师范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只要抓住机遇,积极应对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挑战,就一定能够推动专业建设再上新台阶。二是专业建设的未来规划与方向。针对当前的现状和问题,专业建设的未来规划需要从专业内涵的深入挖掘与定位、课程体系的优化与创新、师资队伍的培养与提升、就业与社会服务的强化四个方面着手开展工作。
教师代表交流发言
教育学院学科专业发展大讨论
教学工作部部长陶方红发言
教育学院学科专业发展大讨论
陶方红对教育学院大讨论活动给予了高度肯定。她希望教育学院通过大讨论,进一步明确学科专业发展方向,突出优势,切实推进师范专业高质量发展。
通过此次学科专业发展大讨论活动,教育学院进一步凝聚共识、明确目标,厘清了当前学科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思路。未来,教育学院将坚持党建引领,继续推进科学谋划,加强学院内部各专业的交叉融合,助推学院学科专业内涵式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 上一篇:一“研”为定 —— 英语专业师生共话考研规划
↓ 下一篇:没有了
版权所有 ?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教育学院 滇ICP备05007082号
Copyright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