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siness College
法律辩论赛是锻炼学生思辨能力,提高法律实务能力的重要平台。2024年11月28日晚,法学专业和青年法学会在我校安宁校区实训楼601模拟法庭组织了法律辩论赛决赛,经过激烈角逐,最终圆满落下帷幕。
本次法律辩论赛,不仅仅在于决出胜负,更在于通过思辨与表达,培养参与者的逻辑思维、语言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对社会问题的深刻理解。在这个过程中,辩手们不仅提升了自己的综合素质,还收获了珍贵的友谊和成长经验。辩论赛,无疑是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舞台,让每一个参与者在这里绽放光彩。
首先,由指导老师史琳做开场发言,同时介绍了本次比赛的另外两个评委老师:龙交和杨晨禕,并指出我们这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还表达了对于各个辩论队的期待。比赛正式开始,六个辩论队围绕“遏制家庭暴力应以法律制裁为主还是以道德教化为主”、“法律审判之外的道德审判是否正当”、“律师应以当事人利益为重还是以国家法律为重”三个辩题进行辩论。辩论开始,双方辩手你来我往,言辞犀利,针锋相对。每一个论据都经过精心准备,每一次反驳都充满力量。辩手们或慷慨激昂,或从容不迫,但无论哪种风格,都让人感受到他们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
第一个辩题“遏制家庭暴力应以法律制裁为主还是以道德教化为主”引发了选手们的深入思考和精彩辩论。正方认为遏制家庭暴力应当以法律制裁为主,他们论述法律在遏制家庭暴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法律具有强大的威慑力。明确的法律条文和严格的法律责任可以让潜在的施暴者心存畏惧,从而减少家庭暴力的发生。其次,法律为受害者提供了有效的保护。受害者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获得保护令、医疗救助、心理疏导等支持,帮助他们摆脱暴力环境,重建生活信心。反方认为遏制家庭暴力应当以道德教化为主,他们论述了法律在遏制家庭暴力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但法律不是万能的,它无法解决所有问题。在家庭这个特殊的领域,道德教化往往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应当以道德教化为主,辅之以法律手段,共同遏制家庭暴力的发生。观赛学生热情参与,互动环节更是将现场气氛活跃起来。
第二个辩题“法律审判之外的道德审判是否正当”,正方认为法律审判之外的道德审判是正当的,他们指出法律依其严格的程序性和严谨性,使得法律审判费时费力。面对大量取证难、调查难、执行难的问题,道德审判往往因其便捷和高效,成为民众求助正义的希望。道德审判是大众观点表达,属于大众的言论自由。反方认为法律审判之外的道德审判是不正当的,他们指出道德审判往往缺乏客观性和公正性。道德标准因个人、群体和文化差异而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因此,在进行道德审判时,人们往往容易受到主观情绪和偏见的影响,难以做到客观公正。这与法律审判强调证据和程序正义的原则形成了鲜明对比。法律审判有明确的法律条文和程序作为依据,而道德审判则更多依赖于个人的主观判断,这种主观性使得道德审判的结果难以具有说服力。
第三个辩题“律师应以当事人利益为重还是以国家法律为重”,正方认为律师应以当事人利益为重,他们着重论述了律师在合法的前提下应以当事人利益为重,这不仅是律师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实现法律公正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律师应当在不违反国家法律的前提下,全力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为当事人提供最优质的法律服务。反方认为律师应以国家法律为重,他们着重强调国家法律是社会秩序的基石,是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律师在执业过程中,必须始终将国家法律放在首位。这不仅是对律师职业的基本要求,也是对整个社会法治环境的维护。如果律师在办案过程中,只注重当事人的利益而忽视国家法律,那么法律的权威将荡然无存,社会的公平正义也将无从谈起。
在每一场辩论赛结束后,三位评委老师会对辩手们的表现进行点评和评分。他们会根据辩手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对表现好的地方进行表扬和鼓励,对表现不足的地方提出改进建议。
最后,由三位评委老师对六支队伍进行打分,最终评选出一个特等奖、两个一等奖、三个二等奖,并由三位老师颁奖。得奖并不是辩论赛的最终目的,辩论赛的意义在于通过辩论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精神,培养人们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促进不同观点之间的交流和碰撞。
版权所有 ?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商学院 滇ICP备05007082号
Copyright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商学院